0591-87585506
目前,疫情防控和春耕工作正同步有序推進,疫情要防,地里的活也不能耽誤。在農村的各個蔬菜瓜果大棚里,種棚的朋友們都戴著口罩,最大限度保證安全。戴口罩走進到濕熱的大棚中,那個滋味真不太好受,悶熱得就像蒸桑拿一樣,口罩一下就被蒸汽弄得濕透了。農民這個行業的辛酸可想而知??萍嫉陌l展,讓農民不再是個苦差事。今天,愷易物聯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農業物聯網技術對農業的貢獻。
農業物聯網技術,就是利用各類傳感器和視覺采集終端等感知設備,廣泛地采集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產品物流等領域的實時信息;通過建立數據傳輸和格式轉換方法,充分利用無線傳感網絡、電信網和互聯網等多種現代化信息傳輸通道,實現農業信息的可靠傳輸;最后將獲取的實時信息進行分類處理,并通過各種智能化設備終端實現農業的自動化生產、最優化控制、智能化管理、系統化物流,進而實現農業集約、高產、優質、高效和安全的目標。
放眼全球農業物聯網發展現狀,美國在農業網絡體系的基礎上,在精準農業領域、農業施肥噴藥等控制技術開始產業化應用;日本以輕便型智能農業為主,荷蘭建成農業物聯網科技服務體系,促進了農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中國農業物聯網也開始有了發展,在環境監測與控制、精準農業等方面有一定的應用。
以無錫臺創園智慧恬園的智能大棚為例說明應用效果,整個園區配置一臺農業物聯網控制服務器,若干臺路由器和交換機,一個大棚每個區域配置一個Zigbee協調器節點,其他為路由器節點或者終端節點,其中節點包括每個區域配置4個溫濕度傳感器節點、6個光敏傳感器節點、2個二氧化碳傳感器節點、4個土壤溫濕度傳感器節點、2個大棚頂窗開啟節點、2個大棚側窗開啟節點、2個灌溉模塊節點、2個排氣模塊節點,環境信息采集節點實時采集大棚中的環境參數,然后通過Zigbee網絡,最終把全部感知數據上傳到云終端服務器,移動終端或PC終端通過訪問IP網絡訪問云終端服務器,實現對全部節點信息的數據采集和設備控制,農業物聯網系統測試有溫室大棚環境數據采集測試和溫室大棚設備控制測試。
經過農業物聯網系統測試結果可知,溫室大棚環境信息的數據采集傳感器可以正確獲取數據,并根據強度大小來決定是否啟動環境控制設備,尤其是光照控制、溫濕度控制、灌溉控制的效果明顯,從而達到智能農業的環境的平衡控制,使農作物生活在最合適的環境,有助于作物的健康成長。
農業物聯網技術在溫室大棚中的應用,使得該智能溫室能為農作物創造最佳生長環境,同時還能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最終實現農作物的高品質和生產高效性。